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城镇化的困境与出路——以内蒙古为例
本文所指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中国北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及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大。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也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差,整体上和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明显低于发达地区。那么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实施“城市化”战略来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特别是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呢?本文就此问题论述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1、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城市化的现状和不利因素。 2、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城市化的基本原则。 3、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城市化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 牧区城镇化 二元结构 牧区经济
卢剑
内蒙古农业经济学会
国内会议
广东珠海
中文
417-423
2003-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