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探讨造成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47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对引起小儿生长迟缓、低体重及消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71例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边缘性低体重、生长迟缓及消瘦分别为142例(30.15%)、193例(40.98%)和100例(21.23%);轻度低体重、生长迟缓及消瘦分别为43例(9.1%)、4例(O.8%)、9例(1.9%);体重超重10例(2.12%),轻度单纯性肥胖3例(0.6%)。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相关联的因素有:小孩三餐不按时、不喜欢吃肉类食物、父母亲身高、母亲文化程度、小孩偏挑食习惯。父亲有偏挑食习惯、父母身高、母亲文化程度、小孩偏挑食习惯及每月膳食支出与生长迟缓相关联;而人均居住面积、小孩不喜欢吃肉类食物、母亲身高、年龄、小孩偏挑食习惯与消瘦相关联。 结论:近年来,尽管学龄前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轻度或边缘性生长迟缓、低体重及消瘦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造成学龄前儿童轻度或边缘性生长迟缓、低体重及消瘦的危险因素仍没有显著改变。因此,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仍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儿童的生长与营养状况。

公共卫生 儿童营养 膳食结构 营养调查

吴斌 林希 陈晓冰 钮红兵 许能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福州 350005 福建省瘤城县医院儿科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系

国内会议

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广东深圳

中文

153-157

2003-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