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对雄性大鼠精子发生和形态的影响
为了探讨氯乙烯的生殖毒性,用66只SD雄性大鼠进行12周亚慢性实验。对大鼠的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的脏器系数,睾丸组织的碱性磷酸梅ALP、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x,大鼠睾丸的精子头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Daily Sperm Production DSP以及精子畸形发生率进行研究,发现在最高染毒剂量为20mg/Kg体重下,上述反映精子发生和形态的指标未见明显改变。认为,在较低剂量下,氯乙烯的生殖危害不甚明显。
氯乙烯 精子畸形 生殖危害 生殖毒性 染毒剂量 动物模型
王爱红 吴建辉 朱守良 孙祖越 夏昭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9-63
2003-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