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氯乙烯致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与DNA损伤修复酶表达

”目的”研究氯乙烯(VCH)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对DNA损伤修复酶(HGMT、XRCCl和XRCC3)表达的影响;探索VCM所致DNA损伤的修复机制,及VCM所致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染毒12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测DNA损伤,免疫组化法测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 ”结果”彗星数目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彗星发生率与VCH染毒剂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HGMT和XRCCl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少,而XRCC3的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VCM致DNA损伤(彗星实验结果)与XRCC3表达具相关关系。 ”结论”VCH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发生损伤,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DNA损伤修复酶参与修复VCH所致的DNA损伤。彗星实验可用于VCM所致损伤的早期检测。

氯乙烯 DNA损伤 彗星实验 DNA损伤修复酶

朱守民 王爱红 许祖德 吴建辉 孙祖越 夏昭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20003 复旦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3年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26-131

2003-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