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阶段培养在精神科新分配护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神科新分配护士的分阶段培养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新分配至精神科工作的护士1~10周内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工作方式进行观察、交谈、分析后进行总结,将护士从进入临床工作到成为合格的精神科护士的过程分为5期,即无知恐惧期、盲目乐观期、焦虑恐慌期、紧张敏感期、平稳成熟期,然后根据各期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培养方法。在无知恐惧期,针对护士不了解精神疾病而产生恐惧心理的特点,以精神疾病的概念、特点及与躯体疾病的不同点为学习内容,培养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精神病患者的科学态度;盲目乐观期以精神科护理常规、医院工作规程的学习为切入点;焦虑恐慌期结合临床工作,学习精神科号科护理理论知识,主要掌握自杀、自残、冲动(伤人和毁物)、逃跑、木僵、拒食、兴奋躁动等症状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方法;紧张敏感期以安全护理常规包括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探视制度、保护性护理制度的学习为内容;平稳成熟期以理论学习包括精神疾病症状学、职业道德的学习、实践培养包括学习临床工作技巧为重点。结果:通过10周的分阶段培养,新分配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安全意识、应变能力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精神科新分配护士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分阶段培养。 有利于其完成护士角色的转变。

精神科护士 心理特点 分阶段培养

李雪梅

厦门市南山疗养院 361006

国内会议

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

西安

中文

162-164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