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非常严重。由于一代,二代抗菌药物的常规使用,儿科病房中的耐药性细菌急剧增加,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一、儿科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抗菌药物应用多,破坏了机体正常菌丛,使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 二、小儿本身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健全,一些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又大量使用,使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对低毒力条件致病菌易感并致病; 三、儿科处置用品器械繁多,又有特需的护理内容,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感染菌在周转的患儿中不断被筛选,使耐药性强的一些条件致病菌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常见菌,导致了儿科耐药菌逐年增多。这些耐药性细菌多是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使抗菌药物失活而耐药。 目前关于儿科产ESBLs的耐药菌报道较多,经研究发现克拉维酸钾(Clvulanicacid)、他唑巴坦(TZB)、舒巴坦(SBT)等制剂可抑制ESBLs,这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青霉素合用可抑制产ESBLs的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的水解作用,增强青霉素的抗菌效果。医院感染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钠(PIP)的平均耐药率达43.39%,舒巴坦与哌拉西林组成复方制剂后,舒巴坦对哌拉西林的抑酶保护率达到了84.72%,耐药菌对哌拉西林的水解率只有15.28%。哌拉西林钠为广谱青霉素,舒巴坦钠为酶抑制剂,两者组合协同作用较好,能发挥哌拉西林本身的抗菌作用。最早由湘北威尔曼以”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的组合包装用商品名”特灭”推出,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新特灭”、”新克君”也于2005年上市。本文就此类问题做一综述,阐述儿科主要常见的耐药菌及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在儿科的拓展应用。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抗菌药物 儿科感染

张春慧 胡金福 王霆

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00

国内会议

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

浙江温州

中文

277-280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