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剂量乌司他汀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早期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早期干预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早期抗凝和免疫调理治疗脓毒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筛选2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汀联合治疗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II)评分、28 d病死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Y-a,白细胞介素.10(IL-10),D-二聚体,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14单核细胞HLA-DR的含量。 结果:1.对照组28天病死率4/13(30.7%),与实验组28天病死率2/12(16.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二聚体在实验组明显下降,并且治疗5天(2.6±0.4 vs 4.3±0.6 μg/mL,),10天(2.5±0.5 vs3.9±0.3 μg/mL,),16天(2.7±0.7 vs4.1±0.5μg/mL)的D-二聚体值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TNF-a随着时间延长明显下降,在治疗3天(38.1±4.5vs 55.1±7.6 pg/mL),5天(30.1±6.3 vs49.2±3.9pg/mL),10天(23.3±3.7 vs 42.4±6.5 pg/mL)和16天(12.1±4.2vs 39.8±7.1 pg/mL)四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D+14单核细胞HLA-DR%在实验组则明显升高,在治疗3天(41.6±5.5 vs 25.3±5.6),5天(61.7±3.4vs 35.7±4.5),10天(62.4±4.1 vs 40.6±7.8)和16天(60.1±2.9 vs 43.3±2.3)四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与乌司他汀联合应用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液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乌司他汀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临床疗效

张栋 陈广斌 申徐良 贾晋太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重症监护中心(046012)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成都

中文

701-704

2007-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