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侵袭性真菌感染13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析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为IFI早期经验性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ICU重症患者并发IFI137例,男性91例,女性46例。年龄在17至82岁;其中白色念珠菌65例(47.4%);光滑球念珠菌36例(26.3%);热带念珠菌28(20.4%)例;平滑念珠菌5例(3.6%);克柔氏念珠菌2例(1.5%);青霉菌1例(0.73%)。患者于入院三天后即进行痰、尿、血和能采集的其他体液、引流物及分泌物的培养,每三天采集、培养一次。 临床结果:7例IFI患者中并发出血42例(30.7%);53例(38.7%)患者胸腹部、四肢出现念珠菌疹;49例(35.8%)并发器官功能损害;肺部影像学检查以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为其特征。病原菌分析显示:白色念珠菌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生念珠菌疹的比例较高(49.2%);光滑球念珠菌易引起器官功能障碍(63.9%);热带念珠菌常可致器官水平出血(57.1%)。 结论:菌引起IFI的常见临床特征包括:器官水平出血、念珠菌疹、脏器功能损害,以及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性病变等。

危重症病人 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陈德昌 赵良 杨兴易 林兆奋 许永华 郭昌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200003)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成都

中文

296-299

2007-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