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从WASID试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LAS)是缺血性卒中(IS)的重要原因,占IS的8%~10%。LAS的患病率与人种有关,多见于亚洲人、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群。 抗栓治疗是症状性IAS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在前瞻性WASID试验的结论发表前,在抗栓治疗这个特殊的亚组患者时,采用抗凝抑或抗血小板药物并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WASID试验是研究者发起的、NINDS/NIH资助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研究者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华法令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LA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个目的是识别狭窄动脉区域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NIH资助了高达一千四百五十万美元的经费进行该项目研究。至今为止,前两个目的的研究已经发表,一系列的事后分析研究也已经或将陆续发表。WASIDS试验之所以被誉为症状性LAS的里程碑研究,是因为她获得了一系列的科学结论,WASID的研究者和参与者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卒中 抗栓治疗 WASID试验 循证医学
姜卫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05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7-20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