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癌临床研究--由”病理学基础” 向”病理-生物学基础”转变

从病理学和从生物学角度看肝癌有明显不同:诊断的重点前者重形态,后者重生物学特性(侵袭性、转移潜能和转移靶向等);治疗目标前者在于消灭肿瘤,后者则旨在改变癌侵袭性、降低转移潜能;应用手段前者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局部治疗等,后者则注重生物治疗(如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瘤苗、反义核酸、免疫治疗和分化诱导治疗等);预后指标,前者重形态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如血管侵犯);后者则为基因谱/蛋白谱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等);疗效评价指标前者重肿瘤的有效率,后者重总生存率。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1.从生物学角度的肝癌诊断概念将发生重要变化。2.从“病理学基础”和“病理-生物学基础”研究肝癌治疗的异同。3.“病理学基础”的肝癌治疗进展。4.“病理-生物学基础”的治疗思考。

肝肿瘤 病理学 生物学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比较分析

汤钊猷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上海20003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

南宁

中文

1-4

2007-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