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70例隐匿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活检在隐匿性肾炎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内收治的70例有完整肾活检资料的隐匿性肾炎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特征,肾活检对诊断、治疗、预后的影响及中医病机特点等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70例隐匿性肾炎患者中,无症状血尿5例(7.14%)、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60例(85.71%)、无症状性蛋白尿5例(7.14%)。中医辨证分析,本虚证中肺。肾气虚占24.29%、脾肾阳虚占10.00%、气阴两虚占61.43%、肝肾阴虚占4.29%,标实证中外感占25.71%、湿浊占10.00%、湿热占87.14%、血瘀占55.71%。病理类型为IgA肾病41例(58.57%)、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23例(32.86%)、其他6例(8.57%);肾脏病理损害分级为无病变1例(1.43%)、轻度62例(88.57%)、中度7例(10.00%)、重度0例。肾活检后19例(27.14%)病人改变了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判定为良好3例(4.29%)、较好49例(70.00%)、较差18例(25.71%)、不良0例。 结论:隐匿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挟湿热、瘀血。主要病理类型为IgA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部分患者’肾脏病理损害较轻、预后较好,约1/4的病人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隐匿性肾炎患者开展。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匿性肾炎 临床诊断 病理分析

占永立 王丽 赵宇 李深 杨丽平 饶向荣 李秀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国内会议

第9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99-203

2007-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