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qnr基因的研究

目的:了解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qnr的流行状况;探讨其耐药和扩散机制。 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05-2007年采集的36株宠物源和18株患病食品动物源对头孢噻呋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49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猪源大肠埃希菌(48株)和阴沟肠杆菌(1株)进行qnrA、qmB、qnrS基因的检测,测序确定基因亚型;以耐叠氮钠的EcoliJ53R为受体菌,进行质粒的接合转移实验;E试验方法测定环丙沙星对阳性接合子的MIC;采用ERIC-PCR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36株宠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到3株qmrB阳性菌,阳性率为9.33%,经PCR产物测序,NCBI上BLAST比对分析确定为qnrB4、qnr-B6和qnrB9;18株头孢噻呋耐药的患病食品动物源肠杆菌中有2株qnr阳性,为qnrB3和qnr-B6,阳性率为11.1%,49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食品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有6株qnr阳性,其中5株qnrS和l株qnrB,阳性率为12.2%,基因型分别为qnrS(4株)、qnrS1和qnr-B6。均未检测到qnrA基因。通过接合转移试验,成功获得5株qnrB的接合子,环丙沙星对接合子的MIC值为0.064~1mg/L,较受体菌上升8~125倍;qnrB基因位于大约60kb~>180kb的可接合质粒上;ERIC-PCR结果显示有3株来源于同一猪场的大肠埃希菌谱带完全一致,提示该猪场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 结论:在不同动物的分离株中均检测到qnr基因,包括qnrB和qnrS基因;首次从食品动物源和宠物源菌株中检测到qnr基因,而且携带qnr基因的质粒菌株存在水平传播和克隆传播现象;qnr基因位于质粒上,具有易于传播扩散的特点,宠物和食品动物携带的qnr基因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传给人类,应加强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对质粒介导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研究。

肠杆菌科 细菌耐药 基因检测

马俊英 刘健华 陈杖榴 徐晓刚 陈琳 曾振灵 王明贵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 20004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196-202

2007-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