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指南的解读与思考

脑梗死在脑卒中占多数,其治疗十分复杂和存在不少困难,成为研究的热门。从病因,病理机制到治疗,获得许多结果,提出不少见解或观点。在治疗上有很多措施,特别是众多的药物,不断有新疗法问世。然而,在临床治疗上仍存在许多疑难问题,评价更是褒贬不一,至今尚无一种公认普遍适用的方法。深入分析,究其原因,除了实验研究及临床试验等存在问题或缺陷,有的证据不足,仅是初步的结果,甚至按推测就用于临床:尚有更多是思维逻辑的失当,如忽视脑梗死的多种病因、不同的发病机制、临床复杂多样、不自觉常按单一疾病来进行评估,同客观实际相距甚远,最终的认识或结论易出偏差。 本文介绍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指南是根据目前对疾病的认识,提出在治疗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起规范化作用。临床上应深刻领会,在面对患者采用何种具体方案,则依据疾病的客观实际,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采用针对性强的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故在执行指南过程中,应有明确的基本观点及辩证实施。

脑梗死 急性期治疗 临床病理 发病机制

黄如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州,510080)

国内会议

2007年神经科学新进展国际研讨会

济南

中文

1-4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