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管活性肠肽在糖尿病大鼠味蕾细胞的表达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在正常大鼠轮廓乳头味蕾细胞的表达,及其在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轮廓乳头味蕾细胞的表达差异性。 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4周后以25 mg/kg剂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 Sigma)溶液(用0.1 m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制pH4.5),72小时后尾静脉采血,随机血糖大于16.7mmol/L为造模成功,继续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麻醉处死,快速切割舌头,选取轮廓乳头组织,轮廓状乳头从舌的背面平行于轮廓沟切或从垂直于沟的冠状面切,用4%多聚甲醛固定24h、脱水、石蜡包埋,在光镜下味蕾定位后切片7um,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活性肠肽在大鼠轮廓乳头味蕾细胞的表达。 结果:血管活性肠肽在正常大鼠轮廓乳头味蕾细胞存在阳性表达,8周糖尿病大鼠轮廓乳头味蕾细胞血管活性肠肽的阳性检测结果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血管活性肠肽作为一种神经肽,属胰高血糖素-胰泌素家族,在生物体内分布极广,其作用也广。其在味蕾细胞亚群上有表达,给我们理解味觉加工处理扩展了一个新尺度,把神经肽的作用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延伸到了味觉信号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可能参与了味觉感受器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作为信号因子与转导机制协同作用。糖尿病大鼠味蕾细胞血管活性肠肽阳性表达上调可能原因为:糖尿病甜味觉敏感性下降,味觉认知阈升高,作为细胞通讯的介质的血管活性肠肽表达上调是生物体味觉感受器细胞自身一种代偿反应,把感受到减弱的味觉刺激信息更有效的传递给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突触联系的其他细胞。研究显示VIP反应性味觉感受器细胞60%共同表达味觉特异性G蛋白α-gustducin mRNA,只有19%VIP反应性味觉感受器细胞共同表达甜味受体T1R2 mRNA,表明在脑肠肽与味觉转导信号分子间存在功能上的相关性,而在糖尿病大鼠味蕾表达上调,说明糖尿病状态下味觉转导发生了改变,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血管活性肠肽 味蕾细胞 糖尿病 免疫组化

冯晓红 刘晓民 周立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150001)

国内会议

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169-171

2007-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