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视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为高等特殊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视障大学生进行调查。另选取有典型心理问题的视障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 结果:SCL—90的调查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的心理症状检出率(各因子分≥2)依次是强迫25.6%,敌对18.9%,偏执17.8%,精神病性13.2%。视障大学生由于自身视力缺陷,一方面要承受疾病和失去正常视力的痛苦与压力,和常人相比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的歧视和嘲笑,容易产生敌对、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征。那些存在个性缺陷的视障大学生,如性格内向、心胸狭窄、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个性特征,更容易产生“我不如人”的心理。这些因素使视障大学生有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形成恶性循环,其心理承受力将越来越差。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轻则影响视障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重则形成心理疾病,妨碍视障大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 结论:视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首先,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帮助视障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还有,就是重视视障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视觉障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毛荣建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100075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69-371
2007-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