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

目的:该研究从理论上以心理素质为核心,以能力素质、品德素质研究为两个支撑点,对聋学生的学习心理、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聋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帮助聋学生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积极开发心智潜能,培养健康的人格。 研究方法: 坚持以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个案研究为突破口,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以问卷调查、访谈、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本课题研究强调“以活动为主,突出实践和实效,让学生亲身感悟、体验”,突出聋生发展性健康心理的研究,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二是预防、矫正和发展相结合。 实验结果: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十五”特殊教育科研课题。该课题报告是以全国七省市、十八所聋校(含普校随班就读和聋儿康复中心),1708名聋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184名聋校校长、教师用三年多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所总结出的成果,如下: 聋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导致学习上自卑和依赖; 聋生在成长过程中适应性心理逐渐发展,但交往中的社会技能与不良行为并存; 聋生健康的社会适应行为,关键点在交往技能: 交往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关系到自身的品质培养和个性发展。 心理素质是多种因素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习心理和适应性行为是心理素质的两个重要内容。 结论: 构建聋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基本思路是聋校的重要任务,建议聋校之间建立大协作教育网,考虑聋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三个目标层次,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对聋生产生的不良心理行为进行矫正与预防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

聋校学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李慧聆 叶立言 王克南 周文彬

北京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100031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0

国内会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南昌

中文

261-270

2007-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