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津劳教青少年控制源与自尊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天津地区青少年劳动教养人员的犯罪成因及被劳动教养后的心理特征(如控制源、自尊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天津市两个劳教所发放并现场收集问卷。由于收容量等客观原因样本采集较少,对62名能阅读写字的劳少教人员采用纸笔问卷、集体答题、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收集问卷62份,剔除无效的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50份。由于我市目前不接收女性少年教养人员,所此次问卷不涉及女性人员。其中,年龄从15到25岁,15-20岁的30人,21-25岁的20人,平均19.66岁(标准差为2.78)。结果:大多数被劳教的青少年居住在农村,小学或初中文化,非团员,逃过学,辍过学,无业,经常上网玩游戏,犯盗窃罪;他们的父母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务农,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贫困。绝大多数被劳教的青少年是倾向于内控的,即认为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另外,父母的婚姻状况越不好,职业越不好,犯过罪的,其子女越相信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环境与命运。大多数被劳教的青少年自尊水平较高的。结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其自身生活、生存环境情况密不可分,大多数青少年是倾向于内控的且自尊水平较高。

青少年 劳动教养人员 犯罪成因 心理特征 控制源 自尊水平

毛国胜

天津市建新劳动教养管理所300221

国内会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南昌

中文

164-169

2007-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