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二种血瘀证动物模型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二种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血瘀证量化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SD大鼠50只,分别建立气虚血瘀证和气滞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测定二种模型血浆ET和NO水平,用LBY-N6B全自动自清洗血流变仪对二种模型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分析. 结果: (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毛细管血浆黏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P<0.05),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气滞寒凝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以及毛细管血浆黏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P<0.05),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内皮细胞损伤,ET和NO比例失衡可能是血瘀证量化诊断的重要指标.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动物模型 量化诊断

李兴琴 张俊刚 郝娜 洪丽华 徐增年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家庄,050021 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050017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

大连

中文

478-480

2007-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