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十六国北朝西北的经济开发思想
魏晋十六国北朝,中国历史再二次陷入政治分裂的漩涡。继三国分立,西晋短暂统一之后,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吐谷浑等民族上层和汉族豪强地主,先后在西北或整个北方地区建立了前赵(304~329年)、后赵(319~349年)、前凉(314~376年)、前秦(351~394年)、后秦(384~417年)、西秦(385~431年)、后凉(386~403年)、南凉(397~414年)、北凉(397~439年)、西凉(400~420年)、夏(407~431年)、仇池、吐谷浑(4世纪初至663年)等政权。在今新疆地区,还有20多个小的民族国家。与中原内地日事干戈、杀伐相继,人民丧离,闾里生蒿,虽有沃土而无法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惨象相比较,陇右、河西等西北地区粗具“独安”的局面。在这一政治环境下,不论是西北的分割性政权还是作为个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少的经济开发思想或政策措施。本文择要予以介绍。
魏晋十六国 北朝 西北经济开发 经济开发思想 经济政策
李清凌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7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49-59
2005-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