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开花 各得其所——和合文化对两岸炎黄子孙的时代意义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则是精髓与核心所在。以政治言,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国虽出现过数次统一与分裂的局面,却终能在相互适应之中求同存异,而使得民族得以生生繁衍,是以“和合而共生”不但显示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更显示出炎黄子孙的器度与智慧。 两岸隔绝56年以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理智而关系密切。如今实现现代化,两岸中国人必须充分吸取西方几百年来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制度、司法管理方面的经验,引为借鉴。但在文化认同上,则应以互补意识取代二分思维,放下争议,争取未来,持续进步,稳定发展。 至于不同制度间的若干差别,则属于历史问题。在“和合”思维的指导下,一个国家可同时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这种思考,可以在未来的接触中更集思广益,设计出更符合两岸炎黄子孙期待的模式。
和合文化 两岸关系 文化认同
杨振良
台湾花莲教育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41-446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