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和合的传统礼乐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礼乐为和合一统的文化立基,乃由周孔、孟荀到中庸大学易传,一路长期精神慧命的照展。最后,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的建议,立为官学,才确立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传统。 感格能量,由礼乐大典中,熏沐在礼的节度(有限性)及乐的调合(可以无限性的建构)。产生一个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心怀。这里,没有任何可遮蔽及没有隐喻,只有还原到了最纯粹而直接的真诚的诗兴。 诗意与乐律,可以使得人的活动的内涵达到最高的合谐,即“诗者,志之所在”中(《诗经·大序))),心志,心向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历史的深度感染力。诗意就是在自然险升,成为人文世界诗意的力量。因而,由礼乐的诗兴,在政治支配的分封,主要是在体现维翰、维城,是本质于“怀德为宁。无稗城坏,无独斯畏”(《诗经大雅·什》)。社会构力最深层者,乃是由感德为宁,反映着只有贤能的人,才有能达成一个“众志成城”的政治效果。
礼乐文化 天心和合 中国文化
陈有志
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81-395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