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阴阳五行学说的意涵与成型——以《白虎通》为例

在这凡事讲科学、重实证的时代,虽然阴阳五行学说已逐渐沦为“惑世诬民”之“迷信”“邪说”,但不可否认的,它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之一;若全盘否定其价值,显然是弃置宝贵的文化遗产与漠视传统的民间习俗;因此,对阴阳五行学说做相应之理解,应有其必要。本文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题,探讨分析阴阳五行学说在秦汉时之初期意涵,并以东汉《白虎通》之文本为基础,建构阴阳五行思想理论之定型。

阴阳五行学说 汉代 《白虎通》 理论定型 中国传统文化

周德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国内会议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06-328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