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代儒学伦理思想及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以《白虎通》为例

汉代有过两次经学会议,反映了两汉学术思想的发展:一次是在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召开的“石渠阁”经学会议;一次是在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的“白虎观”经学会议。这两次会议都是在讨论“五经同异”的问题,且两次会议都“帝亲称制临决”。就白虎观会议而言,参与的儒士官吏人数众多,在在显示出儒家的“五经”是汉代最重视的学术宏典。白虎观会议历时数月,最后由东汉史臣班固将当时“白虎议奏”总辑成书,名曰《白虎通》。 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一、《白虎通》的成书特点和基本思想。二、“三纲六纪”的发展及其伦理价值观。三、《白虎通》在汉代学术思想中的地位。四、《白虎通》“三纲六纪”理论之影响。

汉代 儒学 伦理思想 道德价值观 《白虎通》 三纲六纪理论

张雅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9-165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