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贵和精神与社会和谐
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周司徒问太史伯:“周王朝是不是将要衰落了?”太史伯回答说:“是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继承和发展了太史伯的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的“贵和”精神。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一、儒家的贵和精神与社会和谐思想。二、和谐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儒家人文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儒家 贵和精神 和谐社会 人文精神
陈战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7-115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