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刍议裁判文书制作现状及其改革与完善
一叶无以承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公正需求之疴舟笔者多年来在司法实务中从事案件和裁判文书的评查总结授道工作。应该坦言,可圈可点的裁判文书固然有之,然乏善可陈,平平庸庸,不见其长也说不上有多大错误的裁判文书却始终不能从其占大多数的比例中淡出。更有甚者,一些裁判文书“千案一面,缺乏认证断理,看不出判决结果形成的过程,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形象”,不能反映人民群众诉讼“最低内容和要素”。三项比例之和直接反映的裁判文书现状是,尽管“上乘之作”和“问题较多”的裁判文书都居少数(笔者所在法院统计的结果是上乘的不足20%,问题较多的不足30%,中间层面的近乎60%)。惟数量而论似乎仍然没有超出所谓“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事务普遍规律,但是由于占大多数的“中间层面” 的裁判文书制作的质量实际上处于并不是类似或接近“上乘之作”而是类似或接近“问题较多”的裁判文书的状况,如此一来,“问题较多”与“中间层面(较低)”的裁判文书相加之和成为了现实裁判文书制作的数量主流。因此,裁判文书制作现状令人堪忧。本文试引三例作为剖析。
裁判文书 司法公正 司法裁判 法院 制作质量
武理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中级人民法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077-1094
2007-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