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聊齋誌異》狐仙“形變”之意義
《聊斋志异》-书系蒲松龄(1640-1715)所作,他以此书成名,世人遂以聊斋先生称之。事实上,此书既以“志异”爲名,全书自然以害写神奇怪异爲主,近代学者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谕此书:“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於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爲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本文针对上述课题之探究,一般皆从“变形”之观点以论之。论及“变形”者,其中较为特别者,是藉由形体以突显某种精神意义而加以关注。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志异小说 狐仙形变 鬼狐形象
黄麗卿
臺灣淡江大學中文學系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1-82
2007-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