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概念的失传——以批判的眼光看中亚各国的木卡姆
对于一个土耳其、希腊、波斯、阿富汗、阿拉伯、傅路支或印度的音乐家来说,木卡姆这一名称,或其同义词(如tubu”, raga, zahirig等)或多或少涵盖了调式音阶、音域(gamut )、音乐体裁(genres, jins),或旋律模式这种意思。但是在乌兹别克和塔吉克的传统中,这种内涵似乎就不那么相干了。因为在这里,木卡姆基本上就是一套以节奏和旋律逻辑联系起来的组曲,它们不是由明显的调式关系联系起来的。 在本人第一次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期间,对塔吉克和乌兹别克音乐学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概念及调式分析之贫乏感到吃惊。这些音乐家们本身似乎就对这个问题不怎么关心。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要拉一个清单的话会很长。但希望这些看法已经足够显示出,对中亚音乐遗产的音乐学研究应该朝什么样的客观和有用的方向发展了。
中亚 木卡姆 概念失传 音乐遗产
让·杜林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67-275
2006-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