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商诏与安南间红河水路两道考
唐代,南诏与安南交州港之间开辟了两条具有重要军事战略意义和商贸经济作用的充分利用红河航道的著名交通道路,即南诏通安南步头路和安南通南诏的通海城路。两路均利用了红河水道航行,但受红河流域地理环境的约束和红河航道通航条件的限制,两条道路的差异在于对红河航道的利用程度不同:南诏通安南步头路是从南诏王城羊苴咩(今大理古城)陆路行至步头(今元江)下水船行直达安南,利用红河水道西顺流行船约1 000公里。安南通南诏路的通海城路是从安南前往南诏,首先通过红河航道船行500公里左右至贾勇步(今河口)上岸,再由陆路经通海城转道南诏王城羊苴咩(今大理古城)。唐代南诏与安南间交通利用红河水道的两条道路,说明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云南人民与越南人民已经对红河的地理环境和航运条件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创造性地开辟了两条最能充分利用红河航运功能的交通道路,使地处内陆的南诏政权能够利用交州港作为自己最便捷的出海港口,密切了南诏与安南问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扩大了这一时期云南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红河航道 通海城路 唐代 红河水路
陆韧
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71-82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