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耿定向与李贽的笔战看明代美学思想的转型
在中国已有的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著述中,少见有人运用非理性概念析绎、论证某一对象。寻其因由,或许是中国传统思想向来是理性的天下,似乎从未有非理性出来与之抗衡,打出一番新天地。即使有非理性的因素或论调,也未能形成什么气候。然而细加查检却并非完全如此,对明代晚期思想界起过重要影响的李贽在与耿定向论战期间所阐述的思想就是一个虽有理性因素但其本质却在于非理性的一面的思想家,且形成了自己的非理性的思想体系和审美情趣。若从中国美学发展史的角度分析,李贽审美的非理性具有不同于此前的转型意义,这是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故本文试就此作一尝试性的努力。
明代 耿定向 李贽 美学思想 人学
许建平
上海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03-309
200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