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陈子昂诗论与诗作的错位

陈子昂以汉魏风骨取代彩繁竞丽的齐梁,但对齐梁诗并不“漠视”,这大概就是对齐梁诗阳违阴奉的原因,所以他本身带有鲜明的两种传统的痕迹。也正因为他把初唐偏重齐梁诗风,倒调到建安风骨上,加上对齐梁表现形式阳违阴奉的向心力,以及张说、张九龄对此向心力的重视,盛唐诗很自然形成一种合力,也就是殷潘在《河岳英灵集论》中所说的“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这既是选盛唐诗的标准,亦是对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的评价。高揉把话说得更为明白:“汉魏质过于文,六朝华浮于实。得二者之中,备风人之体,唯唐诗为然。……初唐声律未纯,……卓卓乎其可尚者,又唯盛唐为然。”盛唐诗这种合力,原本导源于陈子昂的负阴而抱阳:张力于汉魏,又不失倾心于齐梁,这正是陈子昂在唐诗史上的应有位置。

陈子昂 诗学 诗歌创作 错位

魏耕原

陕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16-228

200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