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雕龙成为飞龙——《文心雕龙》理论“用于今”“用于洋”举隅

本文把《文心雕龙》的《神思》、《物色》、《情采》、《丽辞》、《比兴》、《夸饰》、《附会》等篇的理论,用于析评现代两篇作品:一是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一是马丁·路德·金的讲词《我有一个梦》两者一中一西,本文的用意在说明《文心雕龙》不但可以“古为今用”,且可以“中为洋用”;既具恒久意义,也具普世价值。本文剖情析采时,引述的当然主要是《文心雕龙》的说法。有时兼引西方文论,则为了表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语)之意,也可能为了中西并观时突出中华的成就。在征引西方文论时,本文秉持“知之为知之”的精神,对当代那些诘屈玄奥的“艰难文论”敬而远之;《文心雕龙·风骨》篇标举的清爽文风,虽未必能至,实向往之。
《文心雕龙》 理论创新 文学评论 《听听那冷雨》 《我有一个梦》
黄维梁
台湾佛光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6-63
200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