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应激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饲料在田间生长时、收获过程中以及储存过程中都会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被奶牛采食后,会抑制奶牛的免疫力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繁殖障碍、抵抗力下降和发病率提高。 与单胃动物相比,奶牛受到霉菌毒素危害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奶牛饲料中有一半是粗饲料。而粗饲料在收获和制作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成者操作不当,常造成毒素的产生。奶牛具有瘤胃,瘤胃微生物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有些毒素,比如玉米赤霉烯酮被微生物降解后,其代谢产物对奶牛的危害更大。另外,由于只有瘤胃原虫能降解霉菌毒素,而奶牛由于精料的摄人量比较高,瘤胃相对偏酸,原虫对霉菌毒素的降解受到抑制,这就增加了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所以,了解奶牛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维持牛群健康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必不可少的措施。 为了对奶牛饲养者进行有效指导,奥特奇公司对奶牛常用的饲料原料、精补料和全混合日粮进行了霉菌毒素含量检测。检测的毒素种类包括黄曲霉菌毒素、T一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赫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这些毒素是现在公认的对奶牛危害比较大的毒素。
霉菌毒素 奶牛饲料 免疫力 营养物质
高登宏 郭福存
(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92-294
2008-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