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汉字应用偏误类型对儿童识字教学的信息反馈
汉字的认知过程从主体来看,可以分为初级(主要是小学到中学阶段)的以识字为主结合应用的模式和高级(指成人,本文中主要指大学阶段)的以应用为主结合零散的识字的模式。这两个阶段既有区别性,也有连续性。 而从认知的对象——汉字来看,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不同的认知主体自身的条件的差别,导致了汉字的客观特点对不同阶段的认知主体产生一些不同的制约,这些是我国在儿童识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长期以来较多关注的问题。然而,正是因为认知主体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共性,认知对象本身一些规律存在着对认知主体的制约的共性和长效性,使我们应该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成人汉字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有代表性的偏误类型,可能会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对儿童识字教学产生积极的反馈作用。 也可以说,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理念中,不仅要注重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异”,更要发现这两个不同阶段表现的“同”。差异只是问题的外化,共性才是问题的本质。本文拟从我们在长期教学和研究实践中考察的成人汉字应用偏误类型的总结分析人手,初步探讨它们对儿童汉字识字教学的信息反馈。
成人汉字应用 儿童识字教学 偏误类型
吕永进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7-154
2006-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