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读——让8岁孩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教育尝试
“科学认读”的提出是基于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语文教育现象的长期困惑。 90年代初我连续听了上百节语文课,总的感觉是僵化、呆板、说教。理应最能表现出形象、审美和言语创造力的语文学科反而变得味同嚼蜡,了无生机。当然,这样的感觉不是我一个人有,甚至连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自己也这样认为。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后果呢?是应试教育?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水平不能适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关键还是要从语文自身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还是不会语文?难道真的要用大学语文来完成学生的语文学习任务吗?大学语文盛行了几年事实上并不理想。我想起了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说过的话:“如果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字和语言的感受力,到以后是很难纠正过来的。”当然我无意否认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从科学的层面上,既实事求是,又解放思想,还要符合时代和现代社会的特征,找到一个如语言学家张志公所希望的,在小学阶段就能形成良好的文字和语言的感觉力。
自主阅读能力 教育尝试 科学认读 小学阶段
周德藩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2-45
2006-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