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代官员行政处分制度探究——以乾隆朝为例

处分是封建政府为维护有序统治,对违纪违制官员予以的一种行政制裁。在封建社会的治政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战国时期到满清末年,历朝历代都未曾忽略对官员处分的实施管理。在史学界,对于处分这项重大的研究课题,由于相关资料的残缺、分散、而又相对芜杂,首先给史学界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处分作为一项制度,是中国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因此需要一朝一朝,一代一代,一段一段的去梳理分析,而这又有一定的难度。正因这些难度的存在,造成了目前有关处分研究的薄弱。迄今为止,还未见系统的对处分的剖析研究,因而也更难以揭示处分在历代治政中的显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乾隆朝为例,利用一定的档案和史料,作一粗浅的尝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鸣,展开对这项重大课题的系统研究。

乾隆时期 清代官员 行政处分制度 封建统治

孟姝芳

国内会议

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暨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1-92

2005-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