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凝聚和谐警心铸就平安品牌——青岛市市南区警务改革调查

2002年9月,笔者曾与同事一起,运用《SCL-90症状自陈量表》及自编的《个人与集体调查问卷》等,对几百名基层警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警察具有职业自豪感、自我实现感和进取愿望等正向心态,但也有部分警察心理压抑值偏高、存在躯体不适、轻微敌对和偏执等心理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除了性格、能力、年龄等个人因素和职业特点等共性因素外,其所在集体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资源、领导与同事关系等制度与氛围要素,也是决定团体成员心理和谐度的重要原因。促进警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较完善的组织凝聚机制,增强团体凝聚力。这种机制包括有统一价值认同的“内聚机制”、明确行为规则的“准则机制”、促使成员积极参与并可得到组织承认的“归属机制”和人际关系融洽的“情感机制”。它会使组织产生强大的“向心力”、“约束力”和自动调节能力,使其中的个体产生对团体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成就欲望和愉快的工作心境,从而工作动机积极、行为手段科学、任务目标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青岛市 市南区 警务改革 警察 心理健康 品牌形象 管理机制

丁文俊 杨加平

山东警察学院,济南,250014 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青岛,266001

国内会议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公安司法警官心理健康专题研讨会

厦门

中文

522-533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