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社会历史类基本陈列的改陈

社会历史类(含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是体现这些馆性质、功能和任务的主要陈列。设计、制作此类陈列,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花费大量时间。因而这种陈列一经推出,将会相对稳定地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这种陈列也不可能无限期地保持原状、一成不变,而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在展出一个时期之后,适时改陈,以适应社会和观众的需要。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基本陈列的改陈却决非易事。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历史类基本陈列纷纷改陈,并形成了一个改陈高潮(其他如艺术类、科技类展陈也有类似情况,不在本文探讨之列)。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出现这样一个改陈潮流?在改陈中应如何认识并继承原陈列中应予肯定的成果和做法,从中挖掘和汲取丰富营养?怎样在改陈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实现陈列理念与手法的与时俱进?本文试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

博物馆 社会历史类陈列 陈列设计 适时改陈 陈列理念创新

马英民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内会议

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13-328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