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环境与人物的非典型因素深入研究《红楼梦》

拙作《红楼梦魅力探秘》和《红楼梦创作方法论》两书中曾论证了《红楼梦》在创作方法上不仅出色地运用了现实主义,而且还大量运用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曹雪芹成功地解决了象征主义不能用来创作长篇小说的世界性难题。本文表述的基本思想是:以贾宝玉为代表的一些人物之所以如此经得起反复的品味式精读和反复的解剖式研究,正因为他们身上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中除了那些现实主义的、典型的东西外,还存在着许多非典型因素。就创作方法而言,这些恰恰是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所带来的。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 一、从作品实际而非先验的”现实主义”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贾宝玉。 二、贾府和大观园的环境有许多非典型因素。 三、贾宝玉从长相、言语、行为方式直到内心世界都具有某些非典型特点。 四、非典型环境中的非典型人物不仅仅是贾宝玉。

《红楼梦》 曹雪芹 环境分析 人物形象 非典型因素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周思源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2004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江苏扬州

中文

110-122

200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