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诗经》中的时间意识

与西方人对时间的覃思相比,中国哲人更早开始了对于时间的妙悟。孔夫子从黄河滚滚东去不舍昼夜领悟到时间的永恒,庄子以”白驹过隙”喻指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时间的诗性感受方式,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哲学的诗意与情趣。 追溯哲人的诗性思考,我们会发现《诗经》的导源作用。《诗经》以诗歌的形式传达了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思考,从中可以谛听到个体意识由蒙昧朦胧向觉醒迈进过程中坚实的足音。

《诗经》 时间意识 诗性感受 诗歌形式

张蕾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河北承德

中文

303-311

2004-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