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

香港人学习普通话面临着粤语、英语,甚至潮州话、客家话等多种语言的干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港式普通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中介语,笔者称之为“普粤中介语”。中介语自身是一个动态、独立的语言系统,目的语是标准普通话,干扰源有粤语、英语等语言。它随着学习者学习的发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近,具有动态与发展的过渡特征。 笔者从大量语料中随机抽取了30人的“说话”语料,对其中出现的词汇语法偏误进行了统计,归纳偏误类型并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希望以此能引起香港考生及普通话教师的注意,并对教学的侧重提供一些量化的参考数据,借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普通话水平测试 实施纲要 香港考生 说话项测试 港式普通话 语法偏误

韩玉华

教育部语用所(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

珠海

中文

188-205

200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