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
新《大纲》指出:“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水平测试”是从测试目的的角度对测试的归类。水平测试的目的是要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应试人是否具备了完成特定的工作所需要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Proficiencytests通常也译为“能力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在从方言向普通话的转化过程中运用普通话的能力的测试。 语言行为的本质决定了“说话”项不可能精确量化,测试结果会损失一定的信度,但是能达到更高的效度。当信度与效度发生冲突时,有几种选择:保证效度,放弃信度;保证信度,忽视效度;维持现状;谋求平衡。一般认为,如果信度与效度不能同时获得,信度必须服从效度,否则只是精确地测量了本来不想测量或不需要测量的东西。做好“说话”项的测试有利于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也可以力求兼顾信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 测试目的 题型分析 说话项测试
朱丽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37-150
200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