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现代语境中的技术与技术哲学

随着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在西方兴起。由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宣称它是对现代性特征与宣言的“重写”,这就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学术视角的转换,意味着理论范式的重建和话语概念的重构。在这种新的语境中,我们以传统方式建构起来的认识与实践对象必将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特征。 技术,作为我们时代最突出的问题和根本现象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所关注。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反思。在后现代哲学的语境之中,技术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研究维度。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对技术所作的各具特色的理论反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在技术主题的凸显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勃兴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即,对现代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正是在这种历史性的境遇中,技术哲学从无到有,成为一门建制化的学科,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视野的根本转变也从“隐”到“显”,扩展到理论与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家族的一个分支,必然会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智慧的关照之下呈现出与以往相比不同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 技术哲学

吴致远

国内会议

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

沈阳

中文

74-83

2004-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