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儒道美学“和谐”观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表面上看是对立的,但实际上两者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从来都是儒、道两家思想在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儒家作为一种以伦理学为本位的文化哲学,历来都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成为显学,影响着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而道家并没有超出人们的心理范畴,它只是作为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适合于广大知识分子的落魄心理。这样,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人世的人生理想和道家的回归自然、退隐山林的出世情怀就很好地结合起来而共同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心理。可见,儒家和道家本来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和谐体。这正好体现了《周易》美学“和谐”观念的第三个层次,即“个体—自然”结构与“个体—社会”结构的和谐。
《周易》 儒家 道家 美学思想 和谐观
陈辉吾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98-505
2004-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