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环境学:儒道两家和风水术的环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本文研究传统中华文化强调人文活动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永续的实践伦理。表现在儒家,是孟子所宣扬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以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人与大地和谐理想;表现在道家,则是老子与庄子主张的“不禁其性、不塞其源”的物各付物之返归自然的环境主体主义;至于阴阳五行家,更以风水勘舆之术,追求人文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和谐流通,用以建造理想、安和、永续的生存生态和空间。
中华文化 环境学 风水术 环境思想 儒家 道家 人与自然
潘朝阳
台湾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江苏淮安
中文
344-361
200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