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风水”背后的生态认知——以浙江省武义县部分村落“水口树”文化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风水”,不仅在墓葬方面讲“风水”,在城市选址方面讲“风水”,在居住方面讲“风水”,在村落选择以及建构方面,同样讲究风水。 江南是山水如诗之地,人们在居住环境的选择方面,注重“风水”环境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建构“风水”,那就是村落的“水口树”文化。“水口树”是一种与村落的风水选择和建构相辅相成的文化形态,其目的是对自然环境之外的“风水”形态进行补充和人工构筑,以达到弥补“风水”形态方面的不足。就我所调查的浙江省武义县的5个村落情况来看,无一例外都特别注重“水口树”的建构和保存,有的还扩展到“水口山”,或将水口树与水口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造了一种特别适宜于人居的优美环境,从而在本质上实现了人们对生存生态的特殊认知,因此,“风水”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暗合着现代生态理论的特殊文化观念和实践。
风水 生态理论 传统文化 水口树 人居环境
陈华文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87-197
200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