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荒野的参议员:论史耐德的生态诗学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由于各种文化、社会势力的汇聚,出现了典范更替的契机。在“抗衡文化” 对主流文化强烈的批判声中,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卡荪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对主流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当头棒喝,直斥其为愚妄的文化:“‘控制自然’乃是一句自大嚣张的话,属于生物学与哲学的蒙昧时代,妄以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 自然是个概念化、抽象化的名词,因此史耐德比较喜欢用生态系或荒野来称呼,以凸显自然的具体性与生命力。他曾经使用生态(ecology)这个字的希腊字源,作为他一本散文集的名字(Earth House Hold,1969 ),来突显大地乃是同一家族的用意。

史耐德 生态诗学 美国文化 美国文学 抗衡文化

林耀福

台湾淡江大学

国内会议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江苏淮安

中文

504-507

2004-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