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变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与泰国、老挝、缅甸接壤。该区属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受太平洋季风控制,年平均气温为18℃~22℃,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mm~1600mm。由于气候炎热、降雨量大,植物生长繁茂,森林覆盖率高,低海拔山地河谷多为热带雨林分布,所以西双版纳一直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虽然如此,然而该地区也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近50年来,变化尤为显著。这种变化既有中国其他地方的普同性,又有其十分明显的独特性,50年间大量移民,大规模垦殖橡胶,就是该区生态环境急剧变迁的特殊景象。关于这个问题,10余年前即受到生态、植物、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的报告、对策性文章不时见于报刊,然而迄今为止对此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则是《雨林啊,胶林》一书。此书是日本大阪大学赤木攻教授主持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自然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生态史综合研究”项目之下的子课题“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文化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史研究”的报告。本文的写作资料主要取自课题同仁的调查,目的则在于进一步梳理和讨论橡胶种植给西双版纳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西双版纳 橡胶种植 生态环境 社会文化变迁

尹绍亭

国内会议

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银川

中文

325-336

200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