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事业与国际交往
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中,人与大气不可须臾分离,它影响着人们的科学文化活动,以至致治、军事、宗教等一切活动。气象科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先进文化的兴旺而兴旺。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古代世界气象知识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天气、气候的探索出来已久,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五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繁殖与春夏秋冬的更替相对应,作物生长发育之顺利与否,又与天气关系密切,因而就对天气与气候的变化规律加以关注。我国自办近代气象事业,是从1912年成立中央观象台开始的。以竺可桢等为代表的气象科技工作者艰难探索气象科学的发展之路,开拓了近代气象的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气象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现在,中国气象事业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中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气象大国,在国际气象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赢得了世界气象同行的瞩目。
气象事业 国际交往 气象知识
陈少峰 张海东
《中国气象报》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2-374
2004-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