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国民教育
人类的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以往人们多关注那些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而对无形文化遗产或称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不同程度地有所忽视。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状况有悖于人类发展的潮流,而世界不同文化“在一些重大的作品中并非都能找到物质的表现,人类文化遗产的整体领域是无形的,因为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本文研究,一、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及其内容,二、中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若干现状,三、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头文化遗产 国民教育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申报 文化遗产保护
袁永明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7-162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