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对大窑遗址土体的加固试验

大窑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千米处,大窑村南。1973年发现分布着由太古代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其燧石质地坚韧、易击打成形,是制造石器最理想的原料。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古代人类就陆续到这里开采石料,制成生产和生活用具。在遗址范围内,人工打制石器及石料遍地散布。1976年、1983年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石器,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球等,其中尤以刮削器、钻具、尖状器等为多。 本文研究由于遗址面积大(宽200余米,高5米),搭建保护性建筑难以实施。为了保护遗址,采用化学保护材料进行加固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大窑遗址 土体加固 非水分散体加固剂 遗址保护 化学保护材料

周双林 汪英华 葛丽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国内会议

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亚洲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8-62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